[1]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交通年鉴1990[M].北京:中国交通年鉴社,1990. [2]华茂.中国铁路提速之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3]王致中,魏丽英.中国铁路改革与发展研究:1978—1998[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 [4]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交通年鉴1988[M].北京:中国交通年鉴社,1988. [5]铁道部规划院.铁路三十年[Z].北京:铁道部规划院,1980. [6]铁道部档案史志中心.新中国铁路50年[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7]中国铁路大事记:1876—1995[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 [8]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交通年鉴2000[M].北京:中国交通年鉴社,2000. [9]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交通年鉴2009[M].北京:中国交通年鉴社,2009. [10]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交通年鉴1989[M].北京:中国交通年鉴社,1989:7. [11]张国荣.中国铁路何日走出“瓶颈”[N].人民日报,1993-02-22(1). [12]吴昌元.1994中国铁路改革与发展重要文稿[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 [13]孙连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铁路文集:第一卷[C].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1998:176. [14]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62. [15]傅志寰.中国铁路改革发展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16]雷风行.中国速度:高速铁路发展之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3:80. [17]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院史[Z].北京:铁道部科学研究院,1993. [18]郝瀛.中国铁路建设[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 [19]沈志云,张天明.我的高铁情怀:沈志云口述自传[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4:237. [20]伍子杰,贡介治,廖健生.漫长的路[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21]铁路主要技术政策[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1983. [22]铁路发展战略对策研究[Z].北京:铁道部科学研究院,1985:3. [23]万里.万里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4]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交通年鉴1986[M].北京:中国交通年鉴社,1986:203. [25]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1949—1999[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9. [26]周述琼,周宏业,朱其杰.中国发展高速行车技术的起步点:广深准高速铁路[J].中国铁路,1995,34(3):21-24. [27]蔡庆华.铁路人生:蔡庆华口述做人做事[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154. [28]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总结:决策卷[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29]傅志寰.傅志寰自传[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204. [30]李际祥,李轩,郭安智.当代中国的铁道事业: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413-420. [31]马秋官.谈高速铁路在我国的发展[J].铁道工程学报,1986,9(1):41-52. [32]黄四川.1995中国铁路改革与发展重要文稿[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601. [33]秦沈客运专线工程总结:上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2-3. [34]我国首次200 km/h以上高速铁路论证会[Z].北京:铁道部科学技术司,1991. [3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865. [36]沈大元.铁路高速客运研究论文选集[C].成都:西南交通大学,1992. [37]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交通年鉴1993[M].北京:中国交通年鉴社,1993. [38]高铁见闻.大国速度:中国高铁崛起之路[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39]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深准高速铁路安全运营一周年文集[C].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 [40]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交通年鉴1995[M].北京:中国交通年鉴社,1995. [41]盛一平.中国铁路史翻开新篇章:写在广深准高速铁路正式开行前夕[N].光明日报,1994-12-19(2). [42]曾军敏.铁路建设的里程碑:广深准高速铁路建设侧记[J].中外房地产导报,1995,6(4):22-23. [43]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交通年鉴1996[M].北京:中国交通年鉴社,1996:111. [44]朱基讲话实录: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