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出版守则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新闻公告
“‘两路’精神研究”专刊征稿启事
6月20日至7月10日系统晚间服务中断的通知
2018年起不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等费用通知
新丝绸之路互联互通国际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Previous
Next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2001年创刊
主 办:重庆交通大学
主 编:黄承锋
ISSN:1674-0297
CN:50-1191/C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引用排行
2025年 第2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1-25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逻辑理路、 实践创新与形态超越
文丰安1,章佳婧2
2025, 25(1): 1-8.
摘要
(
)
PDF
(1298KB) (
)
PDF(mobile)
(1298KB) (
3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借鉴,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人民至上立场的准确把握,是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现实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实践中守正创新,通过加强制度设计、育人以增强人民参政意识,利用新技术和新平台提高人民参与度和政治上的获得感。同时,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民主新形态,超越西方的民主形式、民主制度,并打破西方绝对的民主话语权。
意蕴·实践·经验: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 党领导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三重阐释
谭林莉
2025, 25(1): 9-17.
摘要
(
)
PDF
(1163KB) (
)
PDF(mobile)
(1163KB) (
1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展望人民美好生活,既是时代发展之需,也是人民现实所求。中国式现代化与美好生活两者在价值取向上高度耦合,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则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路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为美好生活提供现实场域、奠定制度基础、筑牢物质根基,助推人民生活不断向美好靠近。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独具特色的历史经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美好生活正确方向;牢牢掌握发展规律,夯实美好生活的物质条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耦合美好生活的群众基础;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维系美好生活的动力源泉。
三峡移民精神赓续伟大建党精神的逻辑进路
刘朋,宋明江
2025, 25(1): 18-26.
摘要
(
)
PDF
(1163KB) (
)
PDF(mobile)
(1163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峡移民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有着内在的逻辑进路。伟大建党精神是三峡移民精神的精神之源,对三峡移民精神有着统领逻辑;三峡移民精神对伟大建党精神有着传承逻辑和发展逻辑。三峡移民精神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赓续红色血脉,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时代新征程中持续供给精神力量,在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丰富发展着自身。
政治法律
论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与儒家社群观之耦合
陈绪新,张东悦
2025, 25(1): 27-36.
摘要
(
)
PDF
(1181KB) (
)
PDF(mobile)
(1181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开启守正与创新的互动式发展。人的本质问题是发展过程中常谈常新的问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哲学思想。要更好地坚持民本思想,一方面需要将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融入儒家社群观中;另一方面需要创新儒家社群观的思想内涵,不断挖掘现代化元素。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思想指引,以加强文化自信和自强不息为出发点,回顾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与儒家社群观的内在契合性,不断梳理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与儒家社群观的融合之处,以小见大,充分把握耦合的新空间,并对其作出符合时代的新回答,从而加深对人的本质的自觉认识,推动新时代的“结合”,逐步深入推进到大众化新阶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具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深厚的哲学底蕴,为社会发展凝魂聚气。
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下人的主体性地位反思 ——以ChatGPT为样本
王柏荣,刘豪龙
2025, 25(1): 37-50.
摘要
(
)
PDF
(1207KB) (
)
PDF(mobile)
(1207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标志了新科技时代的全面来临。ChatGPT算法科技貌似拥有一种“权力”,不断“决定”着人们的生活;同时对于算法科技的重度依赖正在使人的权利范围不断萎缩,甚至出现“主客异化”。作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领先者,ChatGPT算法不仅代表着一种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也呈现出一种权力化倾向,深刻影响、控制人类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乃至可能支配国家和社会的运行方式。ChatGPT算法权力行使和运行的全过程始终处于“黑箱”状态,存在超越、背离和独立于人的权利的倾向性,这必然对人的主体性地位构成威胁。为化解ChatGPT算法权力所带来的法律风险,亟须回归法律原点,从以权力保障权利、以权利制约权力和以权力衡平权力的基本思路出发,探索和构建新的规制理念和路径,多领域、多层次、多维度地检视与反思ChatGPT算法权力。
人文交通
青藏铁路精神的形成发展与时代价值 ——基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考察
徐立江,许慧琪
2025, 25(1): 51-59.
摘要
(
)
PDF
(1172KB) (
)
PDF(mobile)
(1172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藏铁路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于青藏铁路建设、运营和养护的伟大实践中。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来看,青藏铁路精神源于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了抗美援朝精神、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最终形成于青藏铁路建设实践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丰富。在新征程中,弘扬青藏铁路精神对于建设现代化交通强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以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地区搬迁移民汽车消费的实践逻辑 ——基于云南苗村的研究
魏玺昊
2025, 25(1): 60-69.
摘要
(
)
PDF
(1238KB) (
)
PDF(mobile)
(1238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消费是民族地区搬迁移民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体现,理解这一现象有助于为搬迁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启发。基于云南苗村的调研,从物质性视角出发,引入叠合身份认同理论,探究民族地区搬迁移民汽车消费的深层机理。研究发现,移民认识到:汽车具有提升行动能力的功能,可以帮助自己迎合绵延不息、爱子慈幼的家族特征,实现社会性身份认同;汽车具有实现生活方式转型的功能,可以帮助自己融入美好生活主流叙事、建构新民形象,实现地点性身份认同。由此,移民产生汽车消费行为。该行为的实现依托于外部主体帮扶、配套性福利措施以及道德情感等结构性条件。激发移民的认同需求,注重帮扶措施的实用性,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是推动搬迁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
经济管理
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政府 税收收入的影响路径
李光龙,胡露
2025, 25(1): 70-80.
摘要
(
)
PDF
(1203KB) (
)
PDF(mobile)
(1203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快速扩张,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经济新业态,新型经济形态的改革带动“数据生产力”快速发展,“数实共生”的新经济模式对税收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13—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对地方政府税收收入产生积极影响,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高就业水平增加对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贡献度。
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
孟静,张奥丽
2025, 25(1): 81-92.
摘要
(
)
PDF
(1203KB) (
)
PDF(mobile)
(1203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2011—2021年中国制造业省级层面的数据,实证检验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影响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总体作用、异质性影响和中介机制。研究表明,数字贸易总体上显著促进制造业出口复杂度提升,这一影响对技术密集型行业最为显著,对资本密集型行业不显著,对劳动密集型行业起到抑制作用。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中西部地区的数字贸易对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地区。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贸易通过促进技术创新、降低贸易成本影响制造业出口复杂度提升,且技术创新和贸易成本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加大数字技术研发投入、加强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数字贸易相关政策支持的建议。
高管团队特征、慈善捐赠与公司价值
唐恒书1,杨茹寒1,唐慧玲2
2025, 25(1): 93-104.
摘要
(
)
PDF
(1233KB) (
)
PDF(mobile)
(1233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慈善捐赠的中介效应视阈,以我国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剖析高管团队特征与公司价值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女性高管比例、学历水平、金融背景、职称背景与公司价值和慈善捐赠均显著相关,且公司慈善捐赠在高管团队特征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区分公司性质,发现与非国有公司相比,国有公司存在显著差异。
文学艺术
女性书写的突围与囿限 ——以《马拉加特里亚的神秘女人》为例
符淑华1,夏西遥2
2025, 25(1): 105-112.
摘要
(
)
PDF
(1185KB) (
)
PDF(mobile)
(1185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孔查·埃斯皮纳发表于1914年的小说《马拉加特里亚的神秘女人》,通过女性视角的书写还原农村女性的真实生活和苦难,与同时期歌颂田园风光的“98一代”的男性文本形成鲜明对比。孔查·埃斯皮纳颠覆并重构同时期男性文本中作为客体存在的女性形象,并揭示父权文化长期的主导地位对女性言说和女性主体的压制,由此导致女性的自我解放陷入困境,女性主体的重建也面临至关重要的挑战。
兰斯顿·休斯儿童诗歌的伦理意蕴
黄长萍
2025, 25(1): 113-119.
摘要
(
)
PDF
(1169KB) (
)
PDF(mobile)
(1169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国非裔作家兰斯顿·休斯为儿童读者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而他作为儿童诗人的身份及其儿童诗歌的价值并未受到学界充分重视。他始终关注艺术与现实的互动关系以及文学的道德教化功能,这也是其创作儿童诗歌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从伦理失序、伦理形塑和理想愿景三个层面探究休斯儿童诗歌的伦理意蕴,揭示诗人作为一名现代主义作家的社会担当与道德使命。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文学译介研究可视化分析
陈柯,段梦瑶
2025, 25(1): 120-128.
摘要
(
)
PDF
(1519KB) (
)
PDF(mobile)
(1519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中国文学外译受到热切关注。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以中国知网数据库1999—2022年783篇与中国文学翻译、译介相关文献为研究样本,考察发文量变化,可视化图谱分析从事相关研究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结果表明,研究成果丰富,研究热点可分为五大类,研究前景状况良好,但现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研究旨在梳理中国文学译介研究的热点和发展前沿,以期为该领域相关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
在线办公
作者登录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更多>>
更多>>
下载中心
版权转让协议
论文模板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图分类法
重庆交通大学
知网
万方数据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