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罗天1,吴彤2. 基于语料库的译文显性情感变化研究 ——以《扬子前线》翻译为例[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1): 82-88. |
[2] |
马金桃. 普拉斯“自白”诗歌的情感悖论策略[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1): 93-98. |
[3] |
张晨晨,曹静. 情感隐喻的认知系统与汉英互译 ——以《玉米》中“爱”为例[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3): 135-139. |
[4] |
徐翔. 另类的“文革”想象与叙述 ——评王小妮《1966年》[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2): 86-90. |
[5] |
汤朝菊,魏全凤. 多模态语音情感语料库的 语言符号学“全文本”解读[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4): 134-138. |
[6] |
许晶. 中国哲学:现代性隐忧的温和排解[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1): 1-4. |
[7] |
宋改荣,常小婷. 英汉童话中“喜悦”情感隐喻的认知对比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6): 126-129. |
[8] |
乔传代. 菲利普·罗斯小说欲望主体 从自然属性到社会属性的嬗变[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5): 71-73. |
[9] |
李举鸿. 欲望、空间和现代都市——论三四十年代文学中的上海[J]. , 2009, 9(04): 71-71. |
[10] |
王兴国. 再论书法艺术中的情感表现[J]. , 2009, 9(03): 86-86. |
[11] |
张萧绎. 李商隐诗中柳意象分析[J]. , 2008, 8(06): 57-57. |
[12] |
王敏. 从情感到理智——论简·奥斯丁的女性审美转向[J]. , 2008, 8(04): 58-58. |
[13] |
杜湘君. “原生态”的抒写——论茅盾文革时期的旧体诗词创作[J]. , 2007, 7(05): 66-66. |
[14] |
李红秀. 试析电影与小说《手机》的复调分层[J]. , 2005, 5(01): 70-70. |
[15] |
陈鸿琴. 以情感教育促进英语教学[J]. , 2004, 4(01): 119-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