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305. [2]第根 F.比较文学论[M].戴望舒,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7. [3]韦勒克 L.批评的诸种概念[M].罗钢,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4]张隆溪.比较文学译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23. [5]干永昌,等.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6]布吕奈尔,等.什么是比较文学[M].葛雷,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39. [7]雷马克 H.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M]//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 [8]孙景尧.新概念 新方法 新探索:当代西方比较文学论文选[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 [9]韦斯坦因 W.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M].刘象愚,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5. [10]雷马克 H.比较文学:再次处于十字路口[J].姜源,译.中国比较文学,2000,17,(1):19-32. [11]叶舒宽.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文学研究新趋势展望[J].新东方,1995,1(3):45-52. [12]伯恩海默 C.美国比较文学学会三个报告·伯恩海默报告:1993[M]//杨乃乔,伍晓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2. [13]伯恩海默 C.多元文化时代的比较文学[M].王柏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47. [14]雷昌秀,张叉.历届中美双边比较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研究[G].外国语文论丛:第7辑,2017:117-139. [15]胡燕春.论雷纳·韦勒克的文学研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J].中国比较文学,2007,24(3):11-23. [16]张隆溪.从外部来思考:评ACLA2005年报告兼谈比较文学未来发展的趋势[J].中国比较文学,2005,22(4):6-16. [17]焦鹏帅.学科边界的消弭与生态世界主义大人文学科的建构:以《比较文学的未来: 美国比较文学学会学科状况报告(2017) 》为例[J].中国比较文学,2018,35(2):214-218. [18]邹建军.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J].江汉论坛,2012,55(1):109-114. [19]乐黛云.面对比较文学的未来[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4(1):40-43. [20]刘介民.“危机说”的谬误:兼斥比较研究的困惑、焦虑[J].江汉论坛,2006,49(7):106-110. [21]斯皮瓦克 G C.一门学科之死:序言[M].张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2]谢天振.重申文学性:对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思考[J].中国比较文学,2000,17(1):1-16. [23]韩晓清.再论比较文学到底是“比较”还是“不比较”[J].兰州学刊,2015,36(12):62-67. [24]查明建.当代美国比较文学的反思[J].中国比较文学,2008,25(3):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