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宣部办公厅《关于推动理论刊物和党报理论版改进文风 提高宣传阐释质量的通知》要求,促进学术期刊文风改进工作,我们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发出如下倡议:
一、把牢方向,服务大局,锚定学术使命
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引导学者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立足中国大地做研究、提炼中国经验成体系、传播中国话语强自信。紧扣“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推动学术研究与国家战略需求同频共振,助力高质量发展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切实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二、质量为本,优化生态,厚植学术土壤
建立健全以质量为中心的审稿标准,破除“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抵制抄袭剽窃,善用AI技术辅助学术规范审查,严守学术道德底线。建设青年学者友好型期刊,通过“青年专栏”“学术新星”等栏目拓展青年学者发展空间,促进学术传承与创新,让优秀青年学者成为学术生态的“源头活水”。
三、规范表达,锤炼文风,回归学术本质
倡导严谨朴实的文风,力戒形式主义与“华而不实”。坚决避免“重模型、轻思想”“重技术、轻问题”倾向,注重实证研究与学理阐释相结合。将文风质量纳入审稿核心指标,要求论文表述清晰准确、逻辑严密,杜绝空话套话、堆砌术语,让学术成果真正“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
四、建强队伍,夯实保障,强化责任担当
各期刊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可操作的文风改进方案,明确编辑流程中的文风把关环节(如初审、外审、终审分级审查)。强化编辑人员“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建设,通过专题培训、案例研讨等方式提升政治素养、学术判断力与文字驾驭能力,恪守“学术守门人”的职业道德。
五、协同联动,凝聚共识,构建共同体
搭建“期刊—高校—评价机构—学者”四方对话平台,定期举办文风改进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组建跨学科文风评审专家库,每季度开展“文风会诊”活动,发布《优良文风案例库》与《典型问题警示清单》。联合制定《学术论文文风规范指南》,推动形成行业共识与行动标准。
六、创新传播,扩大影响,推动成果转化
创新学术话语表达方式,运用短视频、图文解读等多元技术手段推广优秀成果。促进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有机融合,通过“学术中国”“学习强国”等平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让我们自觉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进一步改进文风,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作出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