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eather J. Second language speech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J].Language Learning,1999(1):1-56. [2]高一虹,李莉春,吕.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8-16. [3]蒋华夫.语言实验室的口语教学技巧[J].外语电化教学,1989(4):26-27. [4]文秋芳,吴学顺.评价语言实验室内的口语教学[J].外语界,1998(1):31-34. [5]彭青龙.3D外语口语教学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2):24-26. [6]刘玉瑶.微格教学系统辅助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初探[J].外语电化教学,2002(2):10-14. [7]杨文秀.中介语石化现象与口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9):33-35. [8]汤闻励.动机因素影响英语口语学习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2005(2):65-68. [9]庄欣.课堂英语口语纠错反馈机制研究[J].外语教学,2012(2):48-52. [10]田朝霞.英语口语语篇中的调核位置与信息焦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4):60-64. [11]张文忠.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发展的定性研究[J].现代外语,2000(3):274-282. [12]张文忠,吴旭东.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发展定量研究[J].现代外语,2001(4):342-351. [13]曹红晖,孙琳.学习者话语中语言修复及倾向性研究[J].外语学刊,2010(2):84-88. [14]马冬梅,刘健刚.英语专业研究生口语非流利重复特征研究[J].现代外语,2013(4):411-418. [15]陈桦.中国学生朗读口语中的英语调型特点研究[J].现代外语,2006(4):418-425. [16]杨军.中国大学生英语朗读中的语调短语划分不当[J].现代外语,2006(4):409-417. [17]潘琪.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流利性和准确性相关性及其纵向变化规律的实证研究[J].外语学刊,2013(4):100-106. [18]许家金,许宗瑞.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中的互动话语词块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6):437-443. [19]文秋芳.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词汇进步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6(4):3-8. [20]何安平,徐曼菲.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Small Words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446-452. [21]田苗.英语口语隐喻类型和功能分析[J].外语学刊,2011(2):68-71. [22]王丽,王同顺.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标记语习得研究——一项基于SECCL和BNC的实证研究[J].现代外语,2008(3):291-300. [23]杨惠中.大学英语口语考试设计原则[J].外语界,1999(3):48-57. [24]邹申.试论口语测试的真实性[J].外语界,2001(3):74-78. [25]吕长,宋冰,王焰,等.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任务的效度研究[J].外语界,2006(3):72-80. [26]戴朝晖.计算机口语考试信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2):45-50. [27]楼荷英.国内外英语配对(组)口试的信度与效度研究:现状、方法、问题与展望[J].外语电化教学,2011(3):16-21. [28]文秋芳.从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口试看口语教学[J].外语界,2001(4):24-28. [29]文秋芳,吴克明,王文宇,等.全国英语专业八级口试的可行性研究[J].外语界,2002(4):67-73. [30]文秋芳,王文宇,周丹丹,等.全国英语专业八级口试体系的研究与实施[J].外语界,2005(5):53-58. [31]张文忠,张基于模糊数学原理的口语测试模糊评估框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6):433-439. [32]原萍,郭粉绒.语块与二语口语流利性的相关性研究[J].外语界,2010(1):54-62. [33]刘忠政.二语学习者口语产出的影响因素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7):26-28. [34]吴瑾,王同顺.自我概念与英语口语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5(3):40-45. [35]张东昌,杨亚军,李蓉.影响中国学生英语口语流利表达的成因分析及教学对策[J].外语界,2004(1):15-20. [36]孔文,邹申.语料库在语言测试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7(4):47-51. [37]李佐文,侯晓舟.话语标记语语料库的建设与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07(2):13-16. [38]王莉,梁茂成.学习者口语语料自动词性赋码的信度研究[J].外语教学,2007(4):47-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