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诗一.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2009(4):41-55. [2]林伯强,刘希颖.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J].经济研究,2010(8):66-78. [3]渠慎宁,郭朝先.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2):10-15. [4]谌伟,诸大建,白竹岚.上海市工业碳排放总量与碳生产率关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9):24-29. [5]朱玲玲.中国工业分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6]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158-161. [7]谢守红,邵珠龙,牛水霞.无锡市工业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2(5):140-146. [8]张胜利,俞海山.中国工业碳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5(4):106-110. [9]孙秀梅,周敏,綦振法.山东省碳排放演进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7):11-17. [10]卓德保,吴玉海,潘植强.中国工业碳排放的特征及影响因素[J].经济纵横,2015(4):47-53. [11]于凤玲.中国能源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 [12]许广月,宋德勇.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5):37-47. [13]张旺.北京市碳排放的格局变化与驱动因子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 [14]刘广为,赵涛,米国芳.中国碳排放强度预测与煤炭能源比重检验分析[J].资源科学,2012(4):677-687. [15]魏曼,李伟.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河北省工业碳排放量测算与预测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5):314. [16]刘思峰,党耀明,方志耕,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运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7]任晓松,赵国浩.中国工业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灰色预测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8-24. [18]张群,宋迎法.能源治理研究述评[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