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伟军,甘春梅.基于Web2.0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与内容体系[J].情报科学,2011,29(10):1446-1451.
[2]屈启兴,赵萌,刘凌含,等.Web2.0环境下企业UGC态势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58-65.
[3]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4]王平,谢耘耕.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及演变机制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63-69.
[5]常启云.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与舆论的形成与转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9-84.〖JP〗
[6]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3年度新浪政务微博报告[R].北京: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3.
[7]王平,谢耘耕.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意见领袖的实证研究——以“温州动车事故”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82-88.
[8]谢耘耕,荣婷.微博传播的关键节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30起重大舆情事件微博热帖的实证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3):5-15.
[9]罗昕.重大突发事件的微博传播影响力评估指标体系建构初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3):76-82.
[10]何跃,郭秋艳.新浪微博名人用户特征挖掘及效应研究[J].情报杂志,2013,32(2):112-116.
[11]王国华,张剑,毕帅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中意见领袖研究——以药家鑫事件为例[J].情报杂志,2011,30(12):1-5.
[12]付宏,田丽.基于微博传播的舆情演进案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5):34-38,95.
[13]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9-34.
[1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
[15]谢耘耕,徐颖.微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4):75-80.
[16]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72-73.
[17]娄成武,刘力锐.论网络政治动员:一种非对称态势[J].政治学研究,2010(2):74-86.
[18]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EB/OL].(2013-09-09)[2014-03-02].http*//legal_people_com_cn/n/2013/0909/c42510- 22859 61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