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山森,林梃.现代汉语多音字多音词辨析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 [2]贺国伟.现代汉语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 [3]麦耘,谭步云.实用广东话分类词典[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6. [4]李行健,仇志群,钮葆.两岸合编词典研讨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5]付欣晴.汉语方言重叠式比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6]李明.汉语助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7]张国宪.现代汉语动词认知与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6. [8]魏小红.汉英情态表达对比研究:以情态动词为例[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 [9]吴颖,等.现代汉语形容词句法组合的语义理解与生成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6. [10]张媛.现代汉语动量词层现的认知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6. [11]俞燕君.汉语反身代词的功能与演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12]陈仙卿.汉语助动词“要”及其相关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13]肖治野.汉语虚词的行域、知域、言域考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14]毛帅梅.现代汉语副词层级的认知功能[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6. [15]完全.“的”的性质与功能[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 [16]骆琳.面向计算机的现代汉语“得”字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17]王世群.现代汉语框式介词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8]张谊生.介词的演变、转化及其句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9]贾改琴.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形式语义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0]马梅玉.汉语“其”之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21]邢红兵.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2]高维.基于使用理论视角下的二语词汇搭配习得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23]张博.不同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词语混淆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4]金桂桃,陶玲.留学生常用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辨析[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 [25]宋扬.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习得考察[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6]于屏方,等.外向型学习词典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7]丰国欣.汉英词汇对比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8]赵明.现代汉语文化词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9]解海江.对外汉语词典文化词探索[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 [30]肖潇.中韩汉字词汇文化发展史对比研究:基于《才物谱》的汉字词数据库建设[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 [31]沈昌明.徽州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32]蒋静.建始方言基本词汇与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33]侯敏,邹煜.2015汉语新词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4]林伦伦.新词语漫画 2015[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6. [35]陈德彰.热词新语翻译谭:四[M].北京:中译出版社,2016. [36]梁丽娜.基于语料库的闽南语对新加坡英语的词汇影响[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34-139. [37]张懂,史小平.汉语仿拟成语的认知语义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29-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