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欧阳彪, 叶莉英. 传播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传播有效性探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5): 106-109. |
[2] |
齐贵云. 移情的功能理论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3): 102-105. |
[3] |
许文君. 高校危机管理措施有效性分析及改进对策[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1): 119-122. |
[4] |
张善庆. 论美术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历史演变及其认识[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3): 102-104. |
[5] |
周顺文. 高校德育内容及对大学生影响程度的调查研究[J]. , 2009, 9(03): 111-111. |
[6] |
董秀燕 赵翠玲. 研究生与本科生德育衔接问题刍议[J]. , 2007, 7(05): 108-108. |
[7] |
林芳. 广告语篇的渗透化趋势[J]. , 2007, 7(05): 132-132. |
[8] |
傅红. “思想道德修养”课问卷调查带来的启示[J]. , 2006, 6(04): 92-92. |
[9] |
傅红. 高校德育低效的内因分析[J]. , 2006, 6(02): 85-85. |
[10] |
乜堪雄. 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探讨[J]. , 2006, 6(01): 76-76. |
[11] |
邓春梅 包正友. 高校心理咨询与德育[J]. , 2005, 5(03): 81-81. |
[12] |
王立新. 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改进高校德育工作[J]. , 2004, 4(03): 91-91. |
[13] |
赵普光. 论关系性媒体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J]. , 2004, 4(02): 13-13. |
[14] |
向乐乐 陈和平. 内部控制环境对单位内部控制的影响[J]. , 2004, 4(01): 73-73. |
[15] |
傅红 张晓平. 高校素质教育以德为首的必要性[J]. , 2003, 3(02):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