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薛保红,南燕. 发达国家营地教育发展及其启示[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6): 126-128. |
[2] |
饶惠. 论创新人才的培养[J]. , 2006, 6(04): 28-28. |
[3] |
孔庆平 王昌贤. 高等教育中的产学研结合研究[J]. , 2006, 6(04): 57-57. |
[4] |
吴莉 石加友.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再思考[J]. , 2005, 5(02): 92-92. |
[5] |
徐涛. 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J]. , 2005, 5(01): 109-109. |
[6] |
陈月霄. 再学邓小平教育思想 推进高校教学改革[J]. , 2005, 5(01): 106-106. |
[7] |
李银如. 素质教育与人格培养[J]. , 2004, 4(03): 85-85. |
[8] |
熊高 王戎. “两课”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J]. , 2004, 4(02): 120-120. |
[9] |
颜建勇.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性思考[J]. , 2003, 3(02): 20-20. |
[10] |
张大庆. 从素质教育谈实验教学改革[J]. , 2003, 3(02): 87-87. |
[11] |
傅红 张晓平. 高校素质教育以德为首的必要性[J]. , 2003, 3(02): 7-7. |
[12] |
何荣波 罗爽秋. 必须重视和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 , 2003, 3(02): 23-23. |
[13] |
李隆琼. 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J]. , 2003, 3(01): 13-13. |
[14] |
吴宗元. 论能力本位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J]. , 2002, 2(03): 84-84. |
[15] |
张永华. 素质教育与教师人格素质[J]. , 2002, 2(02): 2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