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晖,王磊. 相悖的伦理身份与两难伦理选择 ——《神箭》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3): 89-92. |
[2] |
何新敏,周培. 身份困惑与伦理选择 ——杰斯名·沃德对美国非裔人命运的伦理思考[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1): 107-112. |
[3] |
王翔敏,李淑玲. 图像语境下伊战小说《黄鸟》的视觉与伦理书写[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5): 62-67. |
[4] |
屈振辉1,李秋艳2. 共享单车的交通伦理学审视[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3): 46-50. |
[5] |
施丽红,吴成国. 论职业伦理教育文化的逻辑[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3): 101-105. |
[6] |
贾立平,苏新建. 翻译伦理下汉语典籍英译的译者主体性[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2): 125-129. |
[7] |
许炜1,徐天戍2. 《六月庆典》文学伦理学解读[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6): 97-101. |
[8] |
何林1,2. 身份困惑与伦理选择 ——叶芝戏剧《来自星星的独角兽》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4): 75-80. |
[9] |
付强. 析美国阴谋论的两种研究范式[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3): 15-19. |
[10] |
管云秋. 也谈基督教的人性观[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1): 5-8. |
[11] |
孙全胜. 论《围城》爱情伦理的三重主题[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2): 81-84. |
[12] |
张树娟. 论《伊甸之东》中“自然人”的塑写[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1): 60-63. |
[13] |
李昌英,姜喜咏. 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生态学意蕴及其现代启示[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5): 1-4. |
[14] |
赵宏. 专业化进程中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构建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5): 115-118. |
[15] |
王秀芬, 刘桃秀. 大庆精神的生存论意蕴及当代价值[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3): 1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