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孝霞,杜子学.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186-187. [2]付燕荣,孟亚东,王旭龙,等.城市轨道交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43(10):169-170. [3]郑树彬,方宇,师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5):28-29. [4]耿烽,张倩.应用型高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 110-112. [5]汪近林,汪楠.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升城市发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5):20-22. [6]肖启明,王海宝.基于三峡库区高校机械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3):15-17. [7]顾佩华,沈民奋,李升平.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1):12-20. [8]卢彦群.基于CDIO理论的工程教育模式探讨:以车辆工程专业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3):12-16. [9]吴国祥,李忠学,蔡慧林.基于CDIO的QCDMS综合工程教育体系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31(2):193-195. [10]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等.CDIO在中国: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24-40. [11]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等.CDIO在中国: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34-45. [12]潘柏松,胡珏,秦宝荣.基于协同理论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探索: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 2012(5):35-38. [13]周广林,曹景萍. MPECDIO:高等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3):120-121. [14]马筱聪,陈雷,黄华贵,等.基于CDIO理念的卓越工程师试点班交叉学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 44(10):122-124. [15]周玲,孙艳丽,康小燕.回归工程,服务社会:美国大学工程教育的案例分析与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6): 117-124. [16]薛健飞,陈奎庆.基于CDIOCMM的大学生创新能力成熟度评估体系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11,15(4):65-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