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29):7-10. [2]中共国家民委党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中国民族,2021(8):54-57.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4]王希恩.民族的融合、交融及互嵌[J].学术界,2016(4):33-44. [5]弗里曼 E.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M].王彦华,梁豪,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6]张会龙.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建设:基本概念、国际经验与建设构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6(1):44-48. [7]张康之,张乾友.论共同行动中的共识与默契[J].天津社会科学,2011(5):58-67. [8]郝亚明.民族互嵌型社区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理论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4):14-20. [9]周爱民.利益相关者视域下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21,28(9):22-25. [10]李俊清,卢小平.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中的公共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2016(12):29-35. [11]祁虹.多民族社区公共性构建研究:从杂居到互嵌的路径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19(2):142-152. [12]奥尔森 M.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物品与集团理论[M].陈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3]周平.中国国民身份问题的再审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4(1):42-52. [14]张利国.城市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建设的行动逻辑与耦合机制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9(2):96-103. [15]CLARKSON M E.A 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1):92-117. [16]王瑜,马小婷.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生产与实践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2(1):27-34. [17]严庆,于欣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空间整合视角[J].西北民族研究,2021(3):5-16. [18]赵建波.民族国家叙事下国家认同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2:65-67. [19]詹进伟.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进路与生成逻辑[J].广西民族研究,2019(3):10-14. [20]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1-19. [21]GRANOVETTER 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91(3):486-487. [22]张彦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民族互嵌式治理初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56-64. [23]何植民,蔡静.嵌入到共生:乡村振兴视域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发展图景[J].学术界,2022(7):134-144. [24]MANSKI C F.Identification of endogenous social effects:the reflection problem[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3,60(3):531-542. [25]郑震.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J].社会学研究,2010,25(5):167-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