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欢雨. 多模态新闻语篇图片极差表意机制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5): 87-92. |
[2] |
余新兵. 证人证言可信度评价的语篇信息成分分析途径 ——一项前导性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3): 120-125. |
[3] |
谢世坚,韦冬梅. 动物隐喻与《维纳斯与阿多尼斯》的语篇连贯[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1): 99-104. |
[4] |
李庆明,陈婧怡. 英汉新闻语篇中被动语态人际意义对比 ——以社会灾难新闻为例[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5): 120-124. |
[5] |
陈秀兰. 实现语篇人际意义的隐性评价方式探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5): 131-135. |
[6] |
陈振龙. 近30多年国内衔接研究发展[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4): 138-141. |
[7] |
王小平,梁燕华. 多模态宣传语篇的认知机制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3): 130-135. |
[8] |
王红玲,魏小陆. 语篇视角与指称歧义解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4): 126-128. |
[9] |
游金干. 跨语域商务语篇的词束对比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2): 125-129. |
[10] |
王玮. 论英文写作中语篇意识的培养[J]. , 2008, 8(02): 118-118. |
[11] |
熊笛. 英汉元话语对比研究[J]. , 2007, 7(06): 101-101. |
[12] |
江英 张磷. 词汇衔接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J]. , 2007, 7(05): 124-124. |
[13] |
董秀燕 赵翠玲. 研究生与本科生德育衔接问题刍议[J]. , 2007, 7(05): 108-108. |
[14] |
林芳. 广告语篇的渗透化趋势[J]. , 2007, 7(05): 132-132. |
[15] |
汪先锋. 模糊限制语的元功能分析[J]. , 2005, 5(02): 109-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