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O D.Search footbindings origins[M]//邓小南.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409. [2]杜芳琴.发现妇女的历史:中国妇女史论集[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104-130. [3]李贞德,梁其姿.妇女与社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196-198. [4]高世瑜.唐代妇女[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169. [5]姚平.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9-53. [6]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62-86. [7]顾鉴塘,顾鸣塘.中国历代婚姻与家庭[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1-88. [8]陈弱水.隐蔽的观景:唐代的妇女生活的各个风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0. [9]段塔丽.唐代妇女地位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308-309. [10]张金桐.唐代妇女与唐代小说[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11]沈松勤.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15. [12]李莉媛.从法律规范和现实生活看唐代妇女地位的变化[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25-30. [13]陈燕燕.唐代妇女财产权论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0-31. [14]段塔丽.唐代女性家庭角色及其地位[J].中国文化研究,2002(1):141-144. [15]梁瑞敏.唐代妇女的家庭地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85-87. [16]郑显文.律令制下唐代妇女的法律地位[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30-35. [17]孙永祥.浅析唐朝的婚姻法律制度[J].兰台世界,2013(12):61-62. [18]刘永刚,胡群,常宝.是开放 还是保守:唐代婚姻形态的比较分析[J].黑龙江史志,2009(13):30-31. [19]杜文雅.唐朝婚姻法律制度的正面作用和影响[J].兰台世界,2013(33):34-35. [20]渠长根,贺艳秋.唐代传统婚姻道德裂变溯源[J].社会科学,1994(4):61-64. [21]王晓妍.从《太平广记》看唐代社会的婚姻观[J].文学界(理论版),2012(7):222-223. [22]方亚光.从《唐律·户婚》看唐代婚姻的双重性[J].学海,1994(2):83-87. [23]刘玉堂.唐人的择偶观念与方式[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95-97. [24]杨萍.试论唐传奇中爱情悲剧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5(4):79-81. [25]向勇.中国服装史研究:浅析“唐朝服饰”[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2(Z1):65-67. [26]李晓翠.唐宋妇女服饰变化与妇女观的衍变[J].长江大学学报,2011(3):176-177. [27]刘振华.论唐代妇女风貌[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90-93. [28]郭海文.反叛传统 挑战男权:试论唐代妇女服饰[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3):46-50. [29]周平远,何世剑.唐代诗词视野中的妇女文化观[J].江西社会科学,2004(7):161-165. [30]赵晓玲.唐朝女性服装的特征及其风尚探究[J].兰台世界,2014(3):159-160. [31]刘冰冰.佛教文化对唐朝服饰审美的影响研究[J].兰台世界,2015(13):41-42. [32]张庆.唐代妇女的流行服装[J].文史知识,1997(3):61-64. [33]党焕英.唐代男女服饰及女妆概述[J].文博,1996(2):31-45. [34]苏士梅.唐人妇女观的几个问题:以墓志铭为中心[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102-105. [35]刘筱红.中国古代性别回避礼制的建立[J].妇女研究论丛,1996(2):38-41. [36]毛阳光.从墓志看唐代妇女的贞节观[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6-71. [37]牛志平.从离婚与再嫁看唐代妇女的贞节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108-113. [38]王萌.唐代女教与贞节观念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2:1-40. [39]赵平平,史铭华.唐代妇女“一女侍一夫”的贞节观[J].青年作家,2014(22):184. [40]张小锋.略论唐代妇女的婚姻与贞节观[J].乾陵文化研究,2007(0):251-255. [41]吴永芳.唐代妇女守节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1-43. [42]薛廷利,李金梅.论唐代多元化女子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4):31-34. [43]刘芳梅.试论我国唐代女子体育活动的特点及其原因[J].湖北体育科技,2004(3):299-301. [44]庄华峰,王先进.唐代妇女与体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5):28-30. [45]傅砚农,李晓华.唐人的健美观念与唐代宫廷妇女体育活动的特色[J].浙江体育科学,1997(2):64-66. [46]张晶.从文物古籍看唐代女子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2(5):39-41. [47]孙云峰.从唐朝王室狩猎活动看唐代文化[J].兰台世界,2014(24):90-91. [48]韩一敏.唐朝岁时节日活动中女性的休闲娱乐活动[J].兰台世界,2014(25):135-136. [49]石维娜.唐代妇女的参政之风[J].华夏文化,2015(2):33-36. [50]马艾鸿.唐代上层妇女家庭社会生活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7:1-31. [51]孙顺华.唐朝妇女观之嬗变与社会政治[J].文史哲,2000(2):100-105. [52]柳夏云.唐代后妃及其生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1-93. [53]罗春雄.论唐代的妇女参政[J].江汉论坛,1989(5):70-73. [54]张珂.从唐代公主婚姻看当时妇女婚姻生活[J].兰台世界,2015(9):60-61. [55]汤蓉岚.论唐代妇女生活的悖反现象[J].台州学院学报,2003(5):80-82. [56]谭寿昌.武则天现象试析[J].海南师院学报,1997(2):78-83. [57]林集友.武则天陵前的无字碑试析[J].四川文物,1997(2):57-58. [58]叶哲明.武则天称帝和选士制度政策的革新:兼评科举殿试的历史作用[J].台州师专学报,1997(1):44-48. [59]蒙曼.蒙曼说唐:武则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0]张金桐.重新解读唐代妇女地位:从唐代婢女的地位看起[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4):480-483. [61]贺湘丽.唐五代奴婢小说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3. [62]王轶冰.从唐传奇看唐代的私属奴婢[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56-60. [63]张弓.唐代寺院奴婢阶层略说[J].社会科学战线,1986(3):175-183. [64]李天石.从唐律与罗马法的比较看唐代奴婢的身份[J].比较法研究,2002(1):12-26. [65]黄莉莉.唐代宫人管理制度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6:1-87. [66]李玉珍.唐代的比丘尼[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 [67]刘正刚.珠三角地区尼姑现象的历史考察[J].暨南学报,2015(3):142-150. [68]李昭.唐代道教女仙群体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1-63. [69]于佳丹.唐代女冠与唐代诗歌研究[J].文学界(理论版),2012(3):167-171. [70]邱瑰华.唐代女冠社会交往探析[J].江淮论坛,2001(3):117-120. [71]易思平.论唐代女冠诗歌的豪情美[J].美与时代,2016(7):69-72. [72]赵莉.唐代女冠的创作及其对唐代文学的影响[J].南都学坛,2008(5):72-75. [73]赵凌云.试析唐代女冠诗人李冶、鱼玄机的人生困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44-245. [74]安建军.唐代女冠诗人现象略论[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6):20-23. [75]陈晓超.论唐代女冠诗人的世俗化人生[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6):13-14. [76]李裴.论唐代女冠诗歌中的审美意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8):231-235. [77]万鸽.唐代宫廷女妓歌唱表演活动浅论[J].歌唱艺术,2017(6):41-45. [78]章继光.唐代地方妓伶与诗歌[J].求索,1993(2):89-92. [79]文艳蓉.论中唐士妓同悲诗[J].江西社会科学,2013(6):96-100. [80]苏者聪.论唐代妓女的才华、情操、命运[J].唐都学刊,1992(2):33-40. [81]王秀云.唐代文士与妓女关系之探究[J].剑南文学,2011(10):290-291. [82]谢遂联.都市文化与唐代诗人心态[D].扬州:扬州大学,2008:1-230. [83]陈辽.中国文学中的别一景观—探“写妓女”的文学和妓女写的文学[J].江苏社会科学,1999(3):130-134. [84]李锦.从唐人婚恋小说看文士心态[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1-45. [85]雷陈生.唐代咏妓诗研究[D].汉中:陕西理工学院,2012:1-100. [86]林虹.试论白居易的妇女观[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107-110. [87]蔡正发.白居易妇女观管窥[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7(1):69-75. [88]张浩.试论白居易妇女诗的思想意义[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7(2):14-19. [89]刘兴.白居易妇女诗:婚姻观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5):89-93. [90]吴奕宽.论白居易妇女诗的社会意义[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23-27. [91]谢羽.论杜甫的妇女观[D].保定:河北大学,2001:1-33. [92]马锡鉴.杜甫的妇女观[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43-53. [93]蔺梅芳.浅析李白诗歌中的女性意识与妇女观[J].新作文(教育学院研究),2011(14):93-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