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4年 第2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6-20
    阐释研究
    “两路”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同质关联
    项露林,郭浪波
    2024, 24(3):  2-10. 
    摘要 ( )   PDF (1220KB) ( )   PDF(mobile) (1219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路”精神是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与中国近代以来西南边疆危机相结合的现实表达,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对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的革命精神的类别化、系统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路”精神与谱系中其他革命精神具有高度的内在同质性,即昭示党的初心使命、彰显党的崇高品格、贯彻党的根本宗旨和坚持开拓创新伟大品质;同时,“两路”精神在诞生时期、孕育行业、涵盖地域和催生主体方面具有典型的独特性,在相当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涵与外延。
    以筑路促铸牢:论“两路”精神中的民族团结
    张震,王小彬
    2024, 24(3):  11-20. 
    摘要 ( )   PDF (1222KB) ( )   PDF(mobile) (1221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川藏、青藏公路修筑之前,西藏人民在与各民族交往交流过程中需要极力克服道路不畅通带来的阻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浩浩荡荡的筑路大军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两路”的建成通车。在这一过程中,各族人民携手努力,谱写了民族团结的西藏篇章。“两路”的通车,缩小了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了民族交往、增进了文化共识。深入挖掘“两路”精神中的民族团结思想内涵,探究“筑路”与“铸牢”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引导各族民众憧憬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走向,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作用。
    川藏、青藏公路:“以路为媒”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许月盼1,郭兰茜2
    2024, 24(3):  21-32. 
    摘要 ( )   PDF (1236KB) ( )   PDF(mobile) (1235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对川藏、青藏公路的修筑与使用的研究中发现,道路的延伸与扩展对沿线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升有积极影响,川藏、青藏公路实现对地理空间资源的有效整合、社会空间的高度重合与情感空间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增进“五个认同”。特别是在交通强国战略持续推进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在“以路为媒”的结构框架下,阐释“两路”与“两路”精神连接祖国山河、推进各民族通达交融的双重要义,对进一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显著作用。
    传播研究
    中国共产党交通战线革命精神内涵研究
    王戎,卢艾薇
    2024, 24(3):  33-43. 
    摘要 ( )   PDF (1296KB) ( )   PDF(mobile) (129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围绕立国、兴国、富国、强国战略,在我国交通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以“两路”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为代表的交通战线革命精神。其内涵是坚守信念、甘当路石的爱国奉献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主义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奋斗精神,进无止境、勇创一流的科学创新精神,交融共享、命运与共的民族团结精神。忠诚爱国是其灵魂,奋斗奉献是其底色,民族团结是其基石,开拓创新是其动力。交通战线革命精神始终贯穿着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建设交通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基于结构功能主义AGIL模型的 “两路”精神传播模式研究 ——以“泸石红色文化高速公路”建设为例
    袁飞云1,蒋永林2,邢兵3
    2024, 24(3):  54-63. 
    摘要 ( )   PDF (1215KB) ( )   PDF(mobile) (121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及建设与改革伟大实践中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交通强国建设战略规划明确提出,加强交通建设与文化建设之间的深度融合。研究依托泸石高速公路沿线丰富的红色文化元素,以结构功能主义AGIL模型为基础,结合舒适物系统理论,从适应、目标达成、整合和潜在模式维持四个功能维度出发,重点研究红色文化与高速公路建设的融合路径,为新时代高速公路建设、红色文化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文艺工作在“两路”精神 传承与弘扬中的作用和意义 ——以文艺兵亲历川藏线建设为例
    牟家莹
    2024, 24(3):  64-72. 
    摘要 ( )   PDF (1275KB) ( )   PDF(mobile) (127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历史证明,文艺工作能够推动“两路”精神承继事业的发展。在筑路史上,文艺兵群体进入西藏开展文艺工作,助力川藏线建设,亲身践行“两路”精神。源自“两路”精神的文艺作品能够引起大众共鸣,成为传承“两路”精神的载体。20世纪50年代至今,文艺传播是弘扬“两路”精神的路径之一,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其地位愈发突出。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两路”精神,需要发挥文艺工作的引领作用。
    及物性系统理论视域下 “两路”精神社会形象研究
    田禾
    2024, 24(3):  73-82. 
    摘要 ( )   PDF (1257KB) ( )   PDF(mobile) (1256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新华每日电讯》2021—2023年间有关“两路”精神的相关报道为语料,通过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理论分析新闻所构建的“两路”精神社会形象。新闻借助关系过程揭示“两路”精神的各类属性;通过物质过程和行为过程的相互补充塑造“两路”典型人物,说明“两路”精神的体现形式;使用环境成分表明“两路”精神对西藏地区的深远影响。新闻通过及物性隐喻来实现过程强化,增强可读性,利用言语过程结合关系过程来降低说教性。
    弘扬“两路”精神与交通强国建设的 关联机理与共进逻辑
    施丽红,郑颖
    2024, 24(3):  83-91. 
    摘要 ( )   PDF (1216KB) ( )   PDF(mobile) (121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路”精神与交通强国建设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肇始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发展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从二者的关联来看,“两路”精神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来源,交通强国建设赋予“两路”精神鲜活的时代特征;弘扬“两路”精神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充分精神动能,交通强国建设为弘扬“两路”精神提供宏大时空场景。立足共性特征,基于关联机理,可以看出二者的互构相融、同向共进需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价值论立场,强化“两路”精神思想引领的认识论自觉,着眼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实践论主题。
    应用研究
    基于时空观念演进的“两路”精神融入 交通强国建设的应用与展望
    阿米提江·麦麦提,朱椽
    2024, 24(3):  92-106. 
    摘要 ( )   PDF (1311KB) ( )   PDF(mobile) (1310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聚焦“两路”精神,阐释其在交通强国战略中的践行与展望。回顾“两路”精神的历史起源和核心价值,展示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分析时空观念变迁对“两路”精神传承的影响,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当下,探讨这一精神如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基于此,深入探讨在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国际合作中“两路”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并提出未来发展战略,包括加强教育传播、促进文化融合、建立国际交流平台,旨在为交通强国战略提供精神支撑和文化动力。
    “两路”精神赋能重庆轨道交通 文化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喻寅昀,张慧妍,杨定茹
    2024, 24(3):  107-116. 
    摘要 ( )   PDF (1985KB) ( )   PDF(mobile) (1984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已逐渐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首要选择。城市轨道交通不仅具有运输功能,还承载着城市人文精神、地域特点和文化内涵。以重庆轨道交通文化发展为研究对象,基于“两路”精神的研究视角,从分析重庆轨道交通文化现状和组成要素入手,探究“两路”精神对动力主体、动力要素、动力传导媒介的赋能机制。在此基础上,融合“两路”精神文化内涵,提出多方动力主体间的交流互动新途径、多维度文化动力要素的协同发展新机制、多元媒介协作轨道交通文化传播新模式。以此建立“两路”精神赋能重庆轨道交通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路径,不仅可以拓展重庆轨道交通文化建设视角和方法,也可以对交通强国建设中的交通文化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两路”精神融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建设的路径与机制
    肖云峰
    2024, 24(3):  117-125. 
    摘要 ( )   PDF (1208KB) ( )   PDF(mobile) (120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路”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支系”,代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革命文化有机融合的样态。新时代将“两路”精神融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既有利于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又有利于做大做强中华文化重要标识,更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既要将“两路”精神的科学内涵、优秀理念、红色基因、多维价值分别融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数字再现和文旅融合工程,又要建立完善统筹协调机制、交流合作机制、政策保障机制,为实现有效融入提供坚实支撑和有力保障。
    “两路”精神引领新能源共享汽车行业 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武小平1,李梦琪1,蒋璐瑶1,周姗1,2
    2024, 24(3):  126-136. 
    摘要 ( )   PDF (1245KB) ( )   PDF(mobile) (124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时代,“两路”精神为交通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新能源共享汽车作为实现绿色出行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有效工具,实现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两路”精神为引领,建立管理部门与新能源共享汽车运营商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深入探讨新能源共享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两路”精神中攻坚克难的决胜意志、拼搏精神与科学精神,对新能源共享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初期、成长期与成熟期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与指导作用。践行“两路”精神,为构建便捷、绿色、高效的现代城市交通体系,实现交通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青藏公路初建路线选定的因由抉择
    王旭臻1,2
    2024, 24(3):  137-144. 
    摘要 ( )   PDF (1214KB) ( )   PDF(mobile) (121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藏公路的修建受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解放西藏、维护国家完整统一、支援边疆建设的关键时刻。然而,公路建设初期并非按照既定路线一以贯之修建到底,而是与解放军进军昌都解放西藏、中共中央西北局护送班禅返藏、国家支援西藏建设发展三项重大任务紧密关联,在历经抢修西宁至黄河沿段公路,勘察西宁经玉树至拉萨段公路,修建格尔木至拉萨段、敦煌至拉萨段公路三次筑路勘测之后,最终改初始西宁经玉树至拉萨路线为西宁向西经格尔木再南折进藏至拉萨路线,修筑并贯通青藏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