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谢柯,邵谧. 对当前国内翻译研究的冷思考[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4): 94-99. |
[2] |
黄弋桓1, 黄兰堞2. 叹词的概念意义与程序意义[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2): 107-112. |
[3] |
杨全红. “灵魂的冒险” ——谈谈名言翻译之道[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1): 76-81. |
[4] |
李少奇,彭锔. 恩格斯“历史合力论”中几对关系及其现实意义[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5): 1-5. |
[5] |
张欢雨. 多模态新闻语篇图片极差表意机制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5): 87-92. |
[6] |
魏艳. 党内法规研究现状及前瞻[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4): 7-12. |
[7] |
刘宇. 我国社会科学普及地方立法的动力、样态与趋向[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 7-14. |
[8] |
奚望. 属人的对立与属神的对立:博丹的主权哲学[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5): 41-45. |
[9] |
李庆明,陈婧怡. 英汉新闻语篇中被动语态人际意义对比 ——以社会灾难新闻为例[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5): 120-124. |
[10] |
王颖. 欧盟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6): 74-77. |
[11] |
任其亮,吴丽霞,黄承锋,任晓红. 渝新欧大通道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5): 56-60. |
[12] |
陈秀兰. 实现语篇人际意义的隐性评价方式探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5): 131-135. |
[13] |
林珊. 谭恩美《另类》之前景化特征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3): 84-88. |
[14] |
陈小近. 全球化语境下旅游外宣文本态度评价的策略选择[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3): 141-144. |
[15] |
姜雪来1,林晨2. 论设区市地方立法权的承接[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2): 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