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倩.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民生维度解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5): 9-16. |
[2] |
梁丽娜. 中国网络小说走出去之译介研究 ——以Wuxiaworld.com对中国网络小说的成功译介为例[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1): 101-106. |
[3] |
豆勇超1,2.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执政党的使命[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6): 1-6. |
[4] |
王翔敏,李淑玲. 图像语境下伊战小说《黄鸟》的视觉与伦理书写[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5): 62-67. |
[5] |
黄莉莉1,2. 历史写作中的真实与虚构 ——论朱利安·巴恩斯的历史观[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4): 97-103. |
[6] |
徐凤. 18世纪中国文学对日传播实证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3): 96-101. |
[7] |
李红秀. 网络小说的传统文化之美 ——《后宫·甄执纷吆焯轿霆お[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2): 90-99. |
[8] |
陆海霞. 错位·焦虑·迷失 ——析卡佛小说中男性人物的性别身份困境[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8(5): 111-115. |
[9] |
曲洪波,乌文超.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网络话语权的影响探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5): 25-28. |
[10] |
于涛1,唐美华1,2. 汉语小说中的词汇特征对比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4): 117-122. |
[11] |
韩明港. 从《倾城之恋》看张爱玲小说的 空间意识与独特韵味[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6): 89-92. |
[12] |
梅四海. 汪曾祺小说“作坊情结”的审美追求[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6): 93-96. |
[13] |
马晓燕,刘利才. 学习习近平的历史观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4): 1-5. |
[14] |
龚雪萍1,李新德2. 我国哈代小说研究热点知识图谱[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4): 81-87. |
[15] |
周姝含,郑元景. 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2): 1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