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陆志荣. 增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实效性论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1(1): 25-31. |
[2] |
邓云晓. 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主体性教育的视角[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6): 6-11. |
[3] |
朱洪洲,胡川,余情. 工科研究生导师胜任力评价模型构建 ——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5): 105-112. |
[4] |
李盼道1,王金金2. 基于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匹配性 的产教融合政策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4): 60-70. |
[5] |
曹源文,徐向阳,罗家元. “双创”理念下机械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探索[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5): 108-113. |
[6] |
张言顺. 绿色发展理念下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1): 7-13. |
[7] |
陈飞1,2. 大学生政治态度量表编制及信效度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1): 14-19. |
[8] |
王仕松. 微时代以文化人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中的应对[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8(6): 7-11. |
[9] |
侯忠伟,冯瑞胜,董莉莉. 全日制工程硕士“政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8(6): 134-137. |
[10] |
王元元,杨志秋,凌天清. 多方向针对性人才培养型学业指导制度构建[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8(4): 137-141. |
[11] |
曾令斌,刘念. “立人”视野下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与路径[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8(1): 8-12. |
[12] |
庄晨忠. 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5): 141-144. |
[13] |
董梅昊,潘莉. 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现状及其影响路径[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3): 13-17. |
[14] |
李淑庆. 交通运输工程全日制专硕研究生 培养模式与特定课程研究 ——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3): 115-118. |
[15] |
王婷婷1,范卫国1,2. 我国财税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趋向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2): 9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