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静本性的迷失与追寻——论《浮躁》的佛教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 2007, Vol. 7 ›› Issue (06): 49-49.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清静本性的迷失与追寻——论《浮躁》的佛教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杨荣荣   

  1.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 出版日期:2007-12-31 发布日期:2007-12-31

  • Online:2007-12-31 Published:2007-12-31

摘要: 从《浮躁》的时代精神中人的困惑到当今人的精神家园的缺失,贾平凹用历史的眼光从积极的意义上运用佛教精神,使佛教文化发挥着它相应的社会效应。也正是这些,使佛教文化重新登上文学的殿堂。

关键词: 浮躁, 佛教精神, 静修, 精神家园,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