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出版守则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2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5-08-12
上一期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新时代十年我国分配制度的 伟大变革、历史性成就及未来走向
王倩,曹妹娜
2025, 25(4): 1-10.
摘要
(
)
PDF
(1119KB) (
)
PDF(mobile)
(111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而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新时代十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分配制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社会主要矛盾为导向,确立共享发展理念,制定三次分配方式协同联动机制,提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在分配制度的系列伟大变革下,共同富裕取得重大成效:初次分配收入结构优化,占国民总收入比重稳步提高;再分配调节机制使共享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作为第三次分配主体的公益慈善实现质的飞跃。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指引下,需要进一步推进分配制度的优化改革,更加强调机会公平,更好地规范财富积累,同时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方式的作用。
红岩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同质关联性
任超阳,于璐
2025, 25(4): 11-18.
摘要
(
)
PDF
(1049KB) (
)
PDF(mobile)
(104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红岩精神产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历史背景。红岩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共同的生成基础、价值意蕴以及内在的逻辑关联,二者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红岩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同质关联性,对于新时代深入理解红岩精神,传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两路精神研究
“两路”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记忆建构
蒋文静,张建军
2025, 25(4): 19-26.
摘要
(
)
PDF
(1084KB) (
)
PDF(mobile)
(108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路”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集体记忆视域,从符号记忆、情节记忆、价值记忆三个维度剖析“两路”精神的记忆呈现形式;在逻辑和功能上分析其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即前者为后者提供条件,后者是前者的价值目标,两者是相互渗透和耦合关系。因此,有必要在“两路”精神的符号记忆传承和传播中激活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知,在“两路”精神情节记忆引导下生发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最终在“两路”精神的价值记忆中塑造各族群众内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其自觉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两路”精神赋能“四好农村路” 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谢林
2025, 25(4): 27-34.
摘要
(
)
PDF
(1029KB) (
)
PDF(mobile)
(102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路”精神和“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10周年,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两路”精神是老一辈交通人在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的困难时期集体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将“两路”精神提炼出的战斗基因、科学内涵、时代价值融入“四好农村路”的建设、管养、运营等领域,引领“四好农村路”在统筹发展、功能提升、高效管理、保障措施上谋求突破,既有利于弘扬和发展新时代交通精神,又有利于破解制约“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和瓶颈问题,为改善农村地区公路交通条件,更好地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和有力保障。
近十年“两路”精神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寸锡彦,项露林
2025, 25(4): 34-42.
摘要
(
)
PDF
(1076KB) (
)
PDF(mobile)
(107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路”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2024年是“两路”精神研究的关键十年,精品论著相继迭出,学术影响不断扩大,涌现一批标志性成果,形成两个研究中心,掀起三次全国性关注热点。未来“两路”精神的研究需要突破研究资料、理论和视野的局限,围绕“两路”精神史料收集及活化利用、新时代交通行业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研究,为新时代“两路”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开辟新路径。
人文交通
高铁企业的国际声誉提升策略
牛衍亮1,戴畅2,李思远1
2025, 25(4): 43-52.
摘要
(
)
PDF
(1133KB) (
)
PDF(mobile)
(113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声誉对于高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至关重要,然而,当前鲜有针对高铁企业国际声誉提升策略的文献,需要构建高铁企业国际声誉提升策略框架。通过调研、访谈、网络爬虫等途径收集资料,构建文本信息库,利用扎根理论识别出20条高铁企业的国际声誉提升策略,划分为规范策略、宣传策略、关系策略、能力策略4个组分,构建高铁企业国际声誉提升策略框架。在试点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业界问卷调查并回收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证明所构建策略框架的合理性。从being good和being known两个角度讨论策略框架。研究结果有助于拓展国际声誉提升策略的知识体系,可为高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国际声誉提供“一站式策略包”支持。
航延险案件的疑难问题定性与纾解 ——基于保险诈骗罪新法益观视域
吴允锋,尤浩民
2025, 25(4): 53-63.
摘要
(
)
PDF
(1089KB) (
)
PDF(mobile)
(108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适应保险金融市场改革,保险诈骗罪金融面向法益需明确保险市场交易秩序,保险诈骗罪与诈骗罪之间属于互斥的独立关系。在航延险案件中,行为如果符合保险诈骗罪规范构造,应当排斥适用诈骗罪。航延险的保险标的是飞机延误的事实可能给乘客造成的损失,只有在保险公司将是否乘机作为航延险的实质审查标准时,乘客伪造登机事实的行为才能被认定为虚构保险标的。对于冒用他人名义购险骗赔的实际投保人,性质上与保险合同规定的投保人无异,可以构成保险诈骗罪的主体;行为人在航班准点起飞前退票以及航班延误后索赔的行为,需要严格遵循法秩序统一性原则,民事法上效力待定的行为,刑法不能直接介入。
重庆市铁路规划实践与经验探析
罗江邻
2025, 25(4): 64-73.
摘要
(
)
PDF
(1157KB) (
)
PDF(mobile)
(115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对铁路实施分类分层投资建设管理,铁路发展规划由国家编制或审批,但地方政府普遍对自身铁路发展主动思考、积极布局。回顾重庆铁路发展规划编制历程,分析重庆铁路发展现状,提出高速、普速、城际、市域(郊)铁路网以及铁路枢纽体系规划方案,从把握好全域与一域的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注重前瞻性发挥引领作用、明确通道分期建设实施路径、加强协调推动规划实施等方面总结重庆铁路规划的经验及启示,并从加强既有铁路资源利用、强化铁路货运体系建设、提升铁路货运市场份额、推动铁路与其他方式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对制定地方铁路规划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经济管理
虚拟集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陈芳,朱广帅
2025, 25(4): 74-84.
摘要
(
)
PDF
(1141KB) (
)
PDF(mobile)
(114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2005—2019年282个地级城市样本,系统考察虚拟集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表明,虚拟集聚通过创新驱动效应和结构优化效应显著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且该促进作用在中、低发展水平城市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城市效果更强。研究结论揭示,虚拟集聚对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在促进本地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对邻地外商直接投资发挥倒U型作用,且在300公里左右达到峰值。
“双碳”目标下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 碳生产率提升效应
杨杰,胡飞,吴晓芳
2025, 25(4): 85-94.
摘要
(
)
PDF
(1093KB) (
)
PDF(mobile)
(109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服务化已成当前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在构建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制造业碳生产率影响数理模型的基础上,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数据库中43个国家56个行业2000—2018年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制造业碳生产率的影响。发达国家制造业服务化会提升其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从而强化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碳生率提升的促进作用;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服务化会降低其全球价值链参与度,进而弱化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碳生率增长的抑制作用。我国应持续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进程,以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为抓手,打造经济绿色发展新引擎。
消费水平视角下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李子成,王珏,张烈嘉
2025, 25(4): 95-105.
摘要
(
)
PDF
(1126KB) (
)
PDF(mobile)
(112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2006—2021年中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规模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抑制城市扩张,经过更换空间权重矩阵、更换被解释变量和缩尾处理等稳健性检验,其结果依旧显著,在SAR与SDM模型下,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效应显著为负。异质性检验表明,产业结构升级会显著推动超大城市邻近地区规模扩张,但对自身城市规模则无明显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对特大城市规模扩张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而对大城市及以下城市规模扩张的直接效应表现为弱显著,2006—2012年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规模扩张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其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为负,而2013—2021年仅有间接效应表现为负向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消费水平提高能够抑制城市规模扩张,产业结构升级则通过消费水平影响城市规模,消费水平视角下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规模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论为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规模协同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
网络直播平台税收征管:认识、困境和路径
董玮,沈文艳
2025, 25(4): 106-113.
摘要
(
)
PDF
(1033KB) (
)
PDF(mobile)
(103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当代社会衍生出许多新型的商业模式,网络直播是其中之一。网络直播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加新税源的同时,也带来偷逃税现象增多、税收收入流失严重、税源监控难度大等税收征管难题。以网络直播平台为研究对象,分析网络直播过程中的税收征管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基于代理成本中介效应
赵玉珍,郭宇珊
2025, 25(4): 114-124.
摘要
(
)
PDF
(1117KB) (
)
PDF(mobile)
(111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2012年实施的《绿色信贷指引》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8—2021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绿色信贷、代理成本和财务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可以有效提升重污染制造业企业的财务绩效,代理成本在绿色信贷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创新产出在绿色信贷政策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指引》的颁布对于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旨在研究绿色信贷政策是否可以通过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提高重污染制造业企业的财务绩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际公司治理研究: 知识基础、发展脉络及研究前沿 ——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石道元,杨佩,莫灵杰
2025, 25(4): 125-136.
摘要
(
)
PDF
(1139KB) (
)
PDF(mobile)
(113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2000—2023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17 817篇公司治理领域学术文献,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工具,综合运用文献共被引聚类分析法、时间线视图分析法、文献关键词突现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深入探究时域内国际公司治理研究知识基础、发展脉络及研究前沿。研究发现:公司治理机制与绩效、公司治理环境与监管、激励机制与委员会、信息环境与信息披露、公司所有权结构等相关研究共同构成国际公司治理的知识基础;在知识外溢推动下,国际公司治理研究经历由关注单治理要素向多治理要素发展,从公司治理结构到公司治理机制转变,从内部治理向外部治理转型,总体上公司治理理论研究不断趋于完善;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国际公司治理研究热点前沿从早期关注控股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代理、经济后果等问题,转变为当前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政治关联等议题,凸显国际公司治理从股东价值观向利益相关者价值观的研究转变。基于对国际公司治理研究的审视分析,从不同维度对未来公司治理研究提出建议与期望。
在线办公
作者登录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更多>>
更多>>
下载中心
版权转让协议
论文模板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图分类法
重庆交通大学
知网
万方数据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