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3年 第2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12-10
    上一期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 百年探索、基本经验及当代启示
    刘纯明1,包沅鑫2
    2023, 23(6):  1-9. 
    摘要 ( )   PDF (1349KB) ( )   PDF(mobile) (1349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自我革命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正视党内错误思想以正风肃纪,重视理论学习以提升理论素养,坚持民主监督以回答历史之问,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以筑牢自身防线。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与守正创新相统一,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一致,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更好地推进自我革命和全面从严治党提供经验启示。进入新时代,面临新挑战和新任务,中国共产党人更应该勇于推动自我革命,敢于自我批评,持续提升党性修养,不断发扬斗争精神,始终将人民放在首位,不断引领社会革命,从而使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优良品质得以继承和发扬。
    新时代十年意识形态能力研究态势与未来展望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肖唤元,张茂杰
    2023, 23(6):  10-20. 
    摘要 ( )   PDF (1282KB) ( )   PDF(mobile) (128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确把握新时代十年来意识形态能力研究现状与热点,进行客观评价与未来展望,对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分析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2012—2022年有关意识形态能力研究的142篇期刊论文,绘制作者共现、机构共现、关键词聚类等科学知识图谱。学界主要围绕党政干部意识形态能力、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新技术背景下的多元主体意识形态能力等热点展开广泛深入研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既有研究成果数量偏少、高质量成果不多、研究方法单一、研究视域较窄、作者间和机构间合作交流程度有待提升。基于此,建议未来需丰富研究成果尤其是高质量成果,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拓宽研究视野,应用多元研究方法。
    论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高校巡察监督质量提升
    李天兵1,2,杨既福2
    2023, 23(6):  21-26. 
    摘要 ( )   PDF (1245KB) ( )   PDF(mobile) (124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巡视巡察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制度安排。高校开展巡察监督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完善内部治理体系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巡察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巡察“利剑”作用日益彰显,但仍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队伍建设不专业、巡察整改缺实效、熟人社会监督难等问题。为推动高校巡察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政治性、人民性、问题导向性、实事求是等原则,从思维转向、机制完善、方式创新、队伍建设、整改增效等方面构建高校巡察监督实践路径。
    人文交通
    孙中山的交通强国思想及其当下启示
    李卿慧1,张思琪2
    2023, 23(6):  27-32. 
    摘要 ( )   PDF (1253KB) ( )   PDF(mobile) (125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孙中山的交通强国思想顺应历史和时代潮流而形成,是他放眼世界的宏观思考和振兴中华思想的体现。基于对中国现实考察和留学日本、游历欧美的经历,孙中山在1918—1919年著述《建国方略》三部,在第二部《实业计划》中提出以“发展交通运输业”为核心的十大建设计划,包括统筹全局思想、铁路先行思想、引进外资和铁路国有思想等交通强国思想已然形成。尤其把交通开发、商业港口开发、铁路建设作为发展实业及振兴国家经济的基础。这些论述对当时的中国具有深远影响,对当今我国建设交通强国,推动城乡经济发展,使人民享有美好交通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具有重要启示,对实现人民满意的交通强国建设总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肖红1,2,李晓艳1,2
    2023, 23(6):  33-41. 
    摘要 ( )   PDF (1275KB) ( )   PDF(mobile) (127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2010—2019年中国各城市的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研究其对节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对节点城市实际GDP的增长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但是对实际GDP增长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沿线中西部城市的实际GDP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东部城市实际GDP增长率的负向影响大于中西部城市;对教育水平较低城市的实际GDP贡献明显高于教育水平较高的城市,对教育水平较高城市的实际GDP增长率有显著负向影响;节点城市经济发展对邻近地区不存在空间上的溢出效应。
    经济管理
    绿色金融是否助推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
    方国斌,翁燕妮
    2023, 23(6):  42-57. 
    摘要 ( )   PDF (1343KB) ( )   PDF(mobile) (134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我国2013—2021年30个省区市(除西藏、港澳台外)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灰色关联法,测度绿色金融指数与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水平;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水平的作用。绿色金融能显著促进本地区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但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中西部地区显著,东部地区不显著;绿色金融在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初中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后期不再具有显著影响。
    城市公共服务配置对住房价格的影响 ——以重庆市为例
    王春杨,张桢瑶
    2023, 23(6):  58-67. 
    摘要 ( )   PDF (1277KB) ( )   PDF(mobile) (1277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住房价格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中所在地区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影响住房需求进而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科学评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对房价的影响,对于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高城市规划精准性具有重要意义。使用百度POI数据并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类,以重庆市主城九区二手房房屋交易价格为观测对象,采用空间滞后模型,研究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对房价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对房价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公共服务设施对房价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教育、文体服务和商业娱乐设施显著影响房屋价格,同时呈现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且随距离增加而减弱;医疗卫生服务对房价的影响不显著。呈现不同类型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对房价的异质性影响,为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供借鉴。
    历史文化
    边贸女性国家认同的情感转向(1992—2022) ——基于中哈边境边民互市的田野考察
    于洁茹1,2
    2023, 23(6):  68-76. 
    摘要 ( )   PDF (1282KB) ( )   PDF(mobile) (128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边贸女性是我国中哈边境地区从事跨境贸易的主要群体之一。在从跨境倒商到边境坐商、网络微商的发展历程中,贸易空间路径、贸易对象以及经济利益的变化致使边贸女性对国家认同发生“强—渐弱—渐强”的情感转向。基于边贸女性从业特点及其情感转向产生原因,认为应当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通过加强边民互市双向连通性、突出中哈两国边民贸易主体性、强化“个人—国家”利益一致性等途径来强化边贸女性对国家的情感认同。
    李安宅研究的发展脉络与热点分析 ——基于中国知网(1983—2022)的文献计量统计
    马东东
    2023, 23(6):  77-85. 
    摘要 ( )   PDF (1417KB) ( )   PDF(mobile) (141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人类学、民族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李安宅先生,其学术思想值得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中国知网收录的自1983年以来有关李安宅研究的122篇文献。通过绘制李安宅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聚类图谱,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图谱,以及关键词演变的时间线图谱,整理分析李安宅研究的历史脉络、现状特点和热点议题及未来趋势。在呈现李安宅研究已有成绩和存在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未来的可能进路。
    文学艺术
    “后理论”时代的“文学性”问题再认识 ——文学生存以及理论①拓展的可能
    杨伶俐
    2023, 23(6):  86-94. 
    摘要 ( )   PDF (1286KB) ( )   PDF(mobile) (128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世纪以来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一系列终结性论点,如“作者之死”“文学之死”“理论之后”等,这既反映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文学生存空间的焦虑,又体现对文学理论现实境遇与范式转换问题的回应。通过文献梳理及概念界定,有望重新认识“后理论”时代的“文学性”问题,进而探寻捍卫文学地位以及构建文学理论话语空间的可能路径。
    物·空间·神话 ——托卡尔丘克《衣柜》的叙事创新
    覃才,苏仲乐
    2023, 23(6):  95-102. 
    摘要 ( )   PDF (1249KB) ( )   PDF(mobile) (1249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波兰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是以小说叙事创新著称的作家,自称她的小说叙事为“第四人称讲述者”。小说集《衣柜》中的三篇小说《衣柜》《房号》《神降》分别以作为衣柜的物、作为酒店房间的空间、作为赛博格程序的神话原型三种形式,表现她所希望探索的“第四人称讲述者”形态与意义。在技术至上的时代,托卡尔丘克的“第四人称讲述者”既建构当代小说叙事的有效创新,又表达现代人与世界存在的问题及其救赎可能。
    魔幻与现实的二重奏 ——论目取真俊小说《与面影相携》
    李敏,胡晴
    2023, 23(6):  103-109. 
    摘要 ( )   PDF (1269KB) ( )   PDF(mobile) (126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取真俊小说《与面影相携》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通过人鬼杂糅的荒诞叙事,揭露了冲绳被侵占、受压迫的悲惨宿命。小说借助“我”和鬼魂的讲述,传达冲绳人作为弃子的苦难记忆与孤独命运,通过“我”和“那个人”的遭遇与抵抗,表现冲绳人的历史与现实,以及冲绳人不甘向命运屈服的精神和争取自身权益的可贵诉求。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考察作家通过亦真亦幻的鬼话,挖掘冲绳的苦难历史,传达冲绳人的现实境遇,寄托冲绳人能够开拓美好未来的愿望。
    语言学研究
    作为历史记录的副文本 ——从副文本看马戛尔尼使团著述翻译
    刘黎1,2
    2023, 23(6):  110-116. 
    摘要 ( )   PDF (1273KB) ( )   PDF(mobile) (127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民初至今,马戛尔尼访华使团著述在中国已有各类译著20余种,随之出现大量副文本。使团译著的书名、序跋、丛书、注释等副文本传达出不同时期各异的历史认知、译著定位和翻译理念:译介主体对英使访华事件的认识从注重英使对乾隆皇帝的觐见转为英使团对中国社会的观察;译著定位从出使笔记书写典范变为相关领域研究史料;译著翻译理念从小说笔法和历史书写的结合变为以“信”为主的忠实追求。副文本可被视作与使团著述翻译密切相关的历史记录,有助于认识域外资源译介的历史性、社会性与规范性。
    中国文学外译中地域性书写的认知重构 ——以雪漠短篇小说《新疆爷》英译为例①
    杨建新
    2023, 23(6):  117-124. 
    摘要 ( )   PDF (1562KB) ( )   PDF(mobile) (156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域性书写是中国文学“中国性”身份的重要标识,如何在中国文学外译中实现地域性书写的认知重构,在世界文学的大家族中彰显中国文学的“中国性”,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课题之一。语言认知视角下的认知翻译研究,关注译者跨文化文本构建中的认知调试和文本重建,为研究中国文学地域性书写的翻译提供了视角。以雪漠短篇小说《新疆爷》英译为例,以认知翻译学为理论框架,分析其间地域性书写的认知重构。译者通过范畴介入与认知补缺来实现地域性实物的认知重构;通过认知经验的粒度调整来实现人物感官体验的认知重构;通过具体化引申来实现人物个性化语言的认知重构。译者在跨文化转化中国文学地域性书写时的认知转换机理及文本层面的认知重构策略,对中国文学外译实践和研究均有一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