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8年 第1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8-06-20
    政治法律
    近十年国内党群关系问题研究综述
    李精华1,李阳阳2
    2018, 18(3):  1-6. 
    摘要 ( )   PDF (148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十年国内党群关系的研究发现,党群关系问题的研究热度与社会的热点或核心议题密切相关;研究内容逐渐由多个分散的关注中心聚集到以党群关系利益为核心因素型的系统性研究;主要议题为党群关系的描述分析型研究与问题研究、对未来党群关系的畅想研究以及密切党群关系的路径研究。今后应围绕拓宽党群关系研究领域、注重实证研究和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论高校教师提升师德的四个维度 ——群众路线的启示
    孙凯1,2
    2018, 18(3):  7-12. 
    摘要 ( )   PDF (14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同时它为高校教师树立崇高师德提供了宝贵而深刻的理论启示和现实指导。高校教师提升师德的实践可以从四个维度展开: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以人为本,反对官僚主义;干事创业,反对享乐主义;艰苦朴素,反对奢靡之风。唯有如此,高校教师才能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层面实现严格自律,防微杜渐,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三社联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策略变革 ——来自昆明市L社区的治理经验
    李达,杨金
    2018, 18(3):  13-17. 
    摘要 ( )   PDF (139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全面深化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发挥多方力量参与城市社区建设和自我管理,开展居民互助服务,在建设和谐城市社区中具有重要作用。个案甄选与梳理昆明市L社区治理,能够准确瞄准当下社区治理的突破口和把握城市社区多元力量参与社区发展的契合规律。同时,多角度、全方位分析城市社区建设推进中遇到的现实隔阻,能够明确城市社区治理中多元力量利用不尽充分。基于此,从社区主导、实践推动、嵌入发展、机制构建等四个方面深入论证其治理成效,以揭示如何实现城市社区治理中的策略变革。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要素、 主体动机与行为特征
    向加吾
    2018, 18(3):  18-23. 
    摘要 ( )   PDF (139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刺激性的公共事件、结构完整的网民主体、格局重构的大众传播媒介构成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要素,利益诉求、权利诉求、价值诉求是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主体动机,民粹主义与道德至上是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主体行为特征。分析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要素、主体动机与行为特征,有助于政府采取多样化的途径来引导网络舆情,促进群体性事件的妥善解决。
    历史文化
    晚清民初苏籍译家群的生发及地域文化缘由
    张芳
    2018, 18(3):  24-29. 
    摘要 ( )   PDF (147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清民初在西方文化与科学的译介和传播方面,苏籍译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具有家国天下的胸怀,为拯救民族危难、改善社会民生、启迪民智寻找良方。他们立志翻译事业,译笔间传达出对民族兴衰成败的使命感。基于史料的爬梳与总结,聚焦晚清民初时期典型的苏籍译家的译事、译著,审视他们的翻译贡献,并从地域人文传统的视角进一步窥探苏籍译家群生发的地域缘由。
    汉初郡国并行制新论
    肖云飞
    2018, 18(3):  30-35. 
    摘要 ( )   PDF (146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刘邦建立汉朝后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设置了郡县和同姓诸侯国,即所谓的“郡国并行制”。诸侯王国并非隶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中央以“同姓一家”对诸侯王进行道德约束,以“家长”自居,要求诸侯听从“家长”吩咐;诸侯王认为“家”无君臣尊卑之分,不听中央节制。中央设立诸侯王的同时在各个方面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双方存在着激烈的对立与冲突,甚至会爆发战争,中央和诸侯王的关系更像是一种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
    政府勘灾体系的近代转变 ——基于1936—1937年四川政府勘查旱灾的思考
    敬淼春
    2018, 18(3):  36-43. 
    摘要 ( )   PDF (14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代以来,荒政体系逐渐开启时代转型,政府勘灾作为荒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制度化、法定化的程序之一。政府勘灾逐步由传统走向近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变化:在勘灾人员构成上由官员为主体逐步变为参与人员多元化;在勘灾方式上逐步引进近代科技文明,运用科学方法查验和分析灾情;在勘灾内容上实现由以农为主过渡到多面并举。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政府勘灾体系的近代转变不是近代化对传统的冲击,而是传统与近代的兼容。
    抗战胜利后山东国民政府师范教育政策回顾与述评
    郑玉珠
    2018, 18(3):  44-48. 
    摘要 ( )   PDF (139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梳理民国时期山东国民政府相关的档案资料发现,抗战胜利后山东国民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为山东师范教育的恢复重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山东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当时政局混乱、内战爆发、政府财政濒临崩溃等原因,上述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回顾总结这段历史,不仅可以丰富山东近代教育史研究成果,而且对当今的教育政策与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交通问题研究
    共享经济下的甩挂运输设施设备供给
    盛玉奎1,2,熊斌辉1
    2018, 18(3):  49-54. 
    摘要 ( )   PDF (14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述甩挂运输在我国发展的历程,从企业角度分析甩挂运输发展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依据制度经济学分析共享经济本质及效益,提出采用共享模式供给甩挂运输设施设备并分析原因。共享经济、甩挂运输在我国有很大上升空间,甩挂运输设施设备发展共享经济空间广阔。提出通过投资购挂、众筹购挂、带挂入池、融资租赁等方式共建共享挂车池,以共建挂车池为支点组建物流联盟,促进甩挂运输快速健康发展。
    城市治理理论下的都市商圈“停车难”现象解析 ——以苏州市观前街商圈“停车悖论”为例
    马仁标
    2018, 18(3):  55-61. 
    摘要 ( )   PDF (141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我国学界聚焦城市规划与发展脱钩现象,从供求视角提出兴建立体停车库等技术性措施,以期解决“停车难”问题;国外则更多探讨供求结构关系的匹配。“停车难”现象所涉利益主体众多,城市治理理论强调多元主体的特性,很适合用来分析相关问题。以苏州市观前街商圈“停车悖论”为例,聚焦此地地面停车满负荷、地下车位空位多的独特现象,运用质性分析方法,探讨造成该商圈停车难的原因。
    日军对滇缅国际交通线的“封锁轰炸”及国民政府的应对
    向倩
    2018, 18(3):  62-68. 
    摘要 ( )   PDF (141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对华交通实施海陆空全方位战略封锁,对滇缅国际交通的轰炸就是服务于这一战略的重要步骤。日军利用优势航空兵力对滇缅国际交通沿线桥梁、仓库、机场以及交通枢纽大肆轰炸,企图切断当时唯一的国际援华路线,将中国围困成无援之师,甚至投放细菌弹,残害无辜生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面对日军的轰炸,国民政府通过构建防空体系,组织抢修抢运,呼吁国际社会援华制日等措施来应对。
    经济管理
    基于基尼系数的中国酒店区域与结构均衡性分析
    赵鹏宇,路恒
    2018, 18(3):  69-75. 
    摘要 ( )   PDF (142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收集百度POI数据库中酒店数量,采用基尼系数对中国酒店均衡性作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酒店数量的基尼系数为0.6558,区域均衡性极差;酒店区域均衡性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高档、低档、中档酒店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8252、0.6583、0.5976,结构均衡性极差;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区域GDP、旅游总收入和接待人次与酒店数量的相关性分别为0.887、0.864、0.84、0.831和0.806,人口数量、GDP和旅游经济决定了中国酒店业的空间格局。
    基于CiteSpace的旅游社区恢复力知识图谱分析
    邢丽红1,卢松2,余伶莲1,王琳琳1
    2018, 18(3):  76-83. 
    摘要 ( )   PDF (143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旅游业作为一种敏感性产业,它的发展会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旅游业发展和社区管理需要新的策略与方法来应对纷繁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在这一形势下,社区恢复力成为旅游地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和适应变化的新理念。借助科学文献分析工具CiteSpace,对从Web of Science和CNKI中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探讨旅游社区恢复力研究发展的现状、趋势与特点。
    基于因子分析的安徽省上市公司财务绩效
    王纯
    2018, 18(3):  84-90. 
    摘要 ( )   PDF (147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财务绩效水平反映了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情况。以安徽省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取盈利、运营、成长以及偿债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到上市公司的排名。结果表明:顺丰控股、欧普康视等综合实力靠前的上市公司也有优劣因子之分;整体上,安徽省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质量较好,仍有发展空间。Ward聚类分析的结果验证了因子分析结果,并提出参考建议。
    《旅游学刊》近十年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王琪琪,苏勤
    2018, 18(3):  99-109. 
    摘要 ( )   PDF (144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兴起,乡村旅游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以2007—2016年刊登在《旅游学刊》的全部70篇乡村旅游研究文献为样本,对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的方法、趋势及主要内容做一梳理。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研究多采用传统定性法,十年间学术性研究成果数量上有所波动,主要关注领域在乡村旅游市场研究、乡村旅游地居民研究、乡村旅游地研究、乡村旅游业研究、乡村旅游影响研究五个方面。
    文学艺术
    江南乡村志的书写 ——评格非长篇小说《望春风》
    徐翔
    2018, 18(3):  110-114. 
    摘要 ( )   PDF (14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说《望春风》聚焦一个名为儒里赵的江南小村,以中国传统小说和绘画的散点透视笔法,勾勒出鲜活的人物群像和乡村的日常琐事。小说一面写出了乡村诗意的乌托邦特质,同时将其置放于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和现代化进程中,呈现了乡土世界不可避免的衰败。小说借对江南乡村志的书写,体现作者对中国乡村的深情回望,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以及对个体生命的探寻。
    艰难的进城:从高加林到孙少平 ——兼论路遥与1980年代改革语境的关系
    李笑
    2018, 18(3):  115-120. 
    摘要 ( )   PDF (14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新时期城乡二元结构日益固化之际,路遥的小说《人生》与《平凡的世界》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社会性难题——如何进城。这两部小说的主人公高加林与孙少平在1980年代的进城动机、进城方式、进城结局迥然不同,前者的进城流露出路遥在乡村伦理和现代文明之间的徘徊与痛苦,后者的进城是路遥在“劳动美学”于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实践宣告失败后的最后一次想象。
    基于图像学与意识形态的BBC纪录片 Treasures of Chinese Porcelain研究
    吴昊天1,2,汪哲宇2
    2018, 18(3):  121-127. 
    摘要 ( )   PDF (17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梳理纪录片Treasures of Chinese Porcelain的拍摄背景、内容及重要观点,进行图像学与意识形态分析,对片中多次出现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陶瓷、《陶冶图》、蓝白色画面、生产污染等镜头进行探讨。该片具有较浓厚的“欧洲中心主义”意识形态色彩,对其叙述产生了较大影响。纪录片的拍摄应体现对真实世界与历史的了解,而中外文化的交流更应建立在充分沟通、认同的基础之上。
    重庆城市媒介形象的追溯与流变 ——基于70年来《人民日报》头版涉渝报道的分析
    黄俊
    2018, 18(3):  128-135. 
    摘要 ( )   PDF (142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媒介形象是多元化的,也是动态存在的。依托扎根理论和大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人民日报》70年来头版涉渝报道,认为主流媒体建构了三个不同维度的重庆城市媒介形象,即革命激情之城、工业建设之城、新兴腾飞之城,加上当前主流媒体正在构建的充满期待的希望之城,这四个城市媒介形象代表了重庆城市品牌形象,揭示了其演变历程及规律。
    语言学研究
    “有”字存在句与“there be”结构互译的原型效应
    贾成南
    2018, 18(3):  136-142. 
    摘要 ( )   PDF (143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统计分析汉语存在句“有”字句和英语存在句“there+be+NP+(LP)”的译文,发现“有”字存在句英译时最典型对应形式是“there be”结构,而“there+be+NP+(LP)”结构汉译时最典型对应形式是“有”字存在句。汉英这两种表存在的结构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对应关系,表述功能上基本对等。在认知上,这两种语言在表达存在概念时都聚焦“存在物”,在译文中以不同形式来凸显“存在物”。
    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话语中的社会变迁
    刘小燕
    2018, 18(3):  143-150. 
    摘要 ( )   PDF (14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语料库批评话语分析法,对历年《政府工作报告》(1954—2015)进行话语分析,探讨政府工作报告话语中的社会变迁。研究表明,历届政府工作的重点包括发展经济、改革开放、以“人民”为本、坚持政府主导;建国以来的各种变迁和问题,包括发展重心转为改革、发展方式、金融与民生等,人民内部矛盾转向民生建设,政府由单一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社会温饱问题解决后面临分配问题。政府工作报告话语折射出建国以来的各种社会实践和变迁。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眼睛”意象的修辞研究
    谢世坚,郎茹娟
    2018, 18(3):  151-156. 
    摘要 ( )   PDF (43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莎士比亚在十四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意象,并通过不同的修辞手法来体现诗歌的主题。“眼睛”作为人体器官,属于人体词的基本范畴,是一种常见的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统计表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人体词是“眼睛”。分析“眼睛”意象所涉及的七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及作用,突出诗歌的主题思想,传达诗人的丰富情感,为诗歌意象和修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